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娘子,请息怒 > 四十七、噫

四十七、噫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场去世......

    手忙脚乱把书收了,想重新放进妆奁最下一层,却又觉得不安全。

    “姑娘?开门啊。”

    门外响起翠鸢的声音。

    慌乱之下,玉侬把书胡乱塞进了被子里。

    “来了~”一开口,脆甜嗓音明显带了颤抖。

    “姑娘作甚呢,开门这般磨蹭,莫非屋里头藏人了。”翠鸢玩笑一句,勾头往内间张望。

    玉侬赶忙挡在了床前,“屋里只这些地方,哪里藏的下人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翠鸢只是说笑,却没想玉侬这么紧张,再看脸庞,依旧残留大片潮红。

    翠鸢更好奇了,“姑娘,你莫不是真的藏人了吧?”

    说着就要往床榻这边检查。

    玉侬赶忙拦住翠鸢,把人按在了杌子上,急中生智道:“翠鸢,我许久未跳舞了,我跳一段,你帮我看看功夫可有落下。”

    “呃......好。”

    见翠鸢在杌子上坐安稳了,玉侬不由长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随即往前走了两步,背对翠鸢,一腿蜷起、一腿撑地,双手斜举。

    这是舞蹈《千秋岁》的起手式......

    可不等她正式开始,翠鸢却奇怪的‘噫’了一声。

    随后哈哈笑了起来,“你尿裤啦!”

    玉侬正待反驳,却不知想到了什么,赶忙收腿回身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只见浅粉薄纱襦裙上有道细细水印。

    登时,霞飞双颊......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六月二十八。

    蔡二留在城内,菜三却又跟着来了鹭留圩。

    上午,在西跨院大体完成今日头条的版面安排,其中,头版给了《西游释厄传》连载。

    二版以前朝奇案、趣闻轶事为主,采薇阁聚阳紫瓜的软广就隐藏在这个版面中。

    三版是各地美食、景观介绍,配置插图。

    四版则是女版,又细分为妆容、衣衫鞋帽、诗词交流、女红手法等小版块。

    玉侬挂了个四版主编的名头......

    当然,仅靠他们几个虾兵蟹将撑不起这么多内容,仍需继续招募人员并接受读者投稿。

    不过,也要慢慢来,一顿吃不成胖子。

    午时。

    一群人移步庄内刘伯家中。

    晨间下山时,陈初带来了米粮菜蔬,打算这段时间让刘伯浑家给大家烹煮午饭。

    到时给些加工费,也能使刘伯家宽松些。

    “刘伯家两子两女,长女前些年嫁了人,诞下一女,不过两年前丈夫得病去世,她被婆家赶了回来。大儿子也成婚了,有一子一女。二子和二女都还尚未成家......刘伯一直为这事着急。”

    吃饭时,陈初说起了刘伯的家庭情况。

    他不懂什么礼法,菜婳也不太在乎,所以并没有避讳‘男女不同席’的规矩。

    菜婳闻言,瞟了陈初一眼,“这庄子刚接手几天,便知晓的如此详尽了?”

    “做事前基本的摸底情况而已。”陈初笑了笑,抬眼打量着刘伯家的院子。

    这院子只有两间土坯正房,一间土配房。

    却住了男女老幼一家十口人......也不知道是怎么睡下的。

    几人坐在院内树下的方桌旁,桌上的食物是白面馒头、山上带下来的风干兔肉、西红柿蛋花羹。

    蹲在灶房内吃饭的刘伯一家,吃的却是掺了一小把碎米的葵菜羹。

    葵菜也是陈初最不喜欢的一种作物。

    这种蔬菜在汉唐时被称作‘百菜之王’,汉乐府.长歌行中的‘青青园中葵’以及汉诗《十五从军征》中的‘井上生旅葵。采葵持作羹’说的就是它。

    因它耐寒喜凉的特点,是古人为数不多能一年四季吃到的新鲜蔬菜。

    但葵菜黏糊糊且略带苦味的口感陈初不喜,后世待大白菜普及以后,这种饥荒时节慰藉了无数人肠肚的‘菜王’最终被逐渐淘汰,沦为野菜。

    陈初的白菜,已经种下了......

    灶房内,刘伯的外孙女舔干了碗内最后一点汤汁,趴在门边直直望着陈初这边的白馒头。

    据说这丫头已经七岁了,和虎头一般年纪。

    看起来却比虎头矮了许多,又黑又瘦又小,整日里只穿了一条破破烂烂的肚兜,让人以为只四五岁......

    陈初拿了一个馒头,笑眯眯向她招了招手,这小丫头却躲回了灶房。

    陈初笑笑也不再劝,把馒头放在了桌上。

    大肚汉长子,往常一顿至少五个馒头起步,今天却只吃了仨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